今天是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中央党校教授周熙明谈我市城市文化建设:整合独特资源 建设文化名城
发布时间:2007-04-11
  昨日,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周熙明博士在市委党校大礼堂为我市2007年处级干部主讲“从大国崛起看文化的力量”。他在课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山有着非常深厚的近现代历史文化积累,应该充分整合这一独特的资源,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城市文化,打造出文化名城这块鲜亮的城市名片。
     周熙明认为,文化建设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灵魂所在,能够让匆匆过往的旅游者来一次就能记住这个城市。他说,目前,很多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存在误区。如一些城市热衷建设大型广场,并命名为××文化广场,但通常表现出来的是文化广场没有文化,这是在片面追求的一种外在显示。他说,一种城市文化如果没有丰富的内涵,没有历史的深度,没有一种世纪的高度和广度,那它往往就只是一种物的显示,反倒是对文化的一种嘲弄,显示出文化的不在位。
  周熙明感触地说,中山是一座山清水秀、自然环境非常好的城市,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太美了。而透过这种表象,他又发现了那份积淀深厚的近现代文化更是中山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他评价说:“中山近现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全国,对全国近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中山建设文化名城的一个独有的资源。”
  谈到如何建设文化名城,他指出,结合中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从利益取向和学理等方面,要对中山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他分析说,文化建设同样存在着利益取向问题,要让全体市民都明白建设文化名城是在为他们谋利益,为他们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建设文化名城要适合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各个层次市民的需求,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参与到文化名城建设中来,从而让建设文化名城有了力量。然后,再把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到某一个框架里,符合世界给现代社会提供的某一种学理化的文化逻辑中去。把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中山就能完成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打造成为一座璀璨的文化名城。
记者 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