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建设考察学习活动综述: 以伟人的名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
|
【编者按】
如何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孙中山文化,推进文化名城建设?近日,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名人故居建设考察学习活动"便是求解此问题的有力探索。本报现刊登此次学习考察活动综述以飨读者,随后将会推出连续报道,全面系统地报道此次学习考察活动的成果。

建设文化名城的八大文化工程之首就是孙中山文化工程,如何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孙中山文化,推进文化名城建设?10月12日至17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副市长韩泽生带领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旅游局、规划局、社科联、文联、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单位以及南朗镇领导前往韶山、广安、宁乡、奉化、绩溪等地,进行了为期6天的名人故居建设学习考察活动。6天5省市,行程数千里,学习考察团围绕名人故居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及其运作的体制、机制等,与各地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此次考察学习活动,我市率先提出了以伟人的名义,尝试建立二十世纪三大伟人故里联动机制,进而打造出一种新的旅游线路,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倡议。此倡议得到了湘潭、广安等地的积极响应,受我市邀请,毛泽东故居、邓小平故居等所在地有关单位人员将参加我市今年的孙中山纪念周活动,期间还将举办高端文化旅游论坛。
■名人资源的"点""线""面"效应
从韶山毛泽东故里到广安邓小平故里,从宁乡刘少奇故里到溪口蒋氏故里,再到绩溪胡氏宗祠……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团成员感受颇深:不能孤立地看待名人资源,要打破地域和部门的束缚,把名人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交流中,广安市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马福介绍,全市旅游以邓小平故居为龙头,充分整合周边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等资源,对外统一以伟人邓小平故里的名义宣传推介。与广安的做法相同,在韶山、宁乡、溪口,这种以伟人或名人为中心的宣传推介发展模式同样运用得非常到位,效果非常好。
■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体制机制是关键
在运作的体制和机制上,各名人故居做法虽有所不同,但都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对名人故居资源的充分利用。毛泽东故居管理局是湖南省属单位,而韶山只是湘潭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且故居核心区是开放式的,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况,正是有效的体制机制发挥了作用。广安市成立了邓小平故里管理局,理顺各种关系……参观中各名人故居运作情况充分说明:一种好的体制、机制是重要的支撑,关系到名人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
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体制、机制非常关键,这是学习考察团的又一大收获。他们认为,在重新认识和打造孙中山故居的基础上,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建立起一套更加适应孙中山文化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机制。
■增强对名人故居资源的经营意识
各故居的规模、自身形象的宣传意识,以及对名人故居的经营意识,也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投入巨资打造和整合,现在毛泽东故居核心区有500多亩,邓小平故居核心区有830多亩,刘少奇故居核心区有1000亩……相比之下,我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对公众开放的面积只有90亩(其中30亩属政府所有,60亩是向翠亨村租赁来的)。有考察团成员认为,由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整合故居周边资源、扩大景区范围,这对我市孙中山故居开发很有借鉴意义。
丰富的名人资源是"金饭碗",但各地并没有抱着这个"金饭碗"坐享其成,他们十分重视名人资源的形象宣传。如广安邓小平故居每年用于宣传的经费达300多万,前往广东、上海等地宣传推介。
无论是广安,还是韶山、宁乡,各名人故居景区内都是人头涌动,景点内和附近的小商铺生意兴隆。热闹的场面说明,各个故居的二次消费非常活跃,对有关名人的纪念品开发非常成功。
这次活动考察学习团还先后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 -重庆磁器口镇和安徽的龙川村、宏村等地进行参观考察。考察学习团成员认为,中山也有许多类似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如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南朗陈氏大宗祠、大涌安堂等等。磁器口镇、龙川村和宏村的做法为我们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