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欧洲音乐之旅的乐天童声合唱团载誉归来 |
| ||
获“至高荣耀”维也纳国际青少年音乐节优异奖的乐天童声合唱团近日回到中山,前晚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从领队和团员的讲述中,记者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感慨于中山孩子的音乐潜能。 迈向金色大厅的音乐之旅 国内获得今届维也纳国际青少年音乐节参赛资格的代表队只有4支,分别来自北京、深圳、珠海、中山,与来自欧洲、美洲国家的代表队同台较量。 音乐节的竞争其实从报名阶段就开始了。乐天童声合唱团参加初选的DVD 寄往音乐节组委会后通过审核,组委会指定的演出项目摆在了合唱团面前:两首指定参赛曲目《天使三重唱》、《BetteBitte》需用德语演唱,《BetteBitte》更是维也纳方言,难度超乎想象。指定曲目对于中国孩子的考验可想而知。 于是,中国音乐学院4位研究生被派到了“乐天”,对刚组建的合唱团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音乐素养训练,采用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的音乐智能,使用律动方法进行合唱训练,增强孩子对音乐的记忆和感觉,培养孩子乐感和合唱中的集体配合。 合唱团于7月4 日飞抵维也纳后,组委会安排的4位大师给合唱团上了2天辅导课。合唱团还特聘维也纳音乐学院中国籍博士黄芹为钢琴伴奏,由黄芹为团员纠正德语发音。 一路上的专家指引,终于将该合唱团送上了金色大厅舞台,也为中山孩子铺垫了获奖之路。 音乐为媒赢来跨国情谊 音乐节比赛后至闭幕式前,组委会在维也纳国立图书馆为获奖队伍安排了一场公益演出,排在乐天童声合唱团前面表演的是合唱组冠军队——来自加拿大的一支准专业队伍。这支队伍一改传统的合唱风格,以丰富的身体语言,将合唱变成了表演唱,赢得如雷掌声,应观众要求多次返场。 加拿大队带来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按照原计划,乐天童声合唱团将表演参赛曲目,但加拿大队的精彩表演将对“乐天”的传统合唱风格产生强大冲击,若出现冷场,小演员可能信心受挫。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率先求变的是孩子,在后台,孩子们紧急商议,放弃参赛曲目,改为表演中国童谣和民谣,利用平时熟悉的独唱、表演唱、伴舞、小组唱、合唱形式。一个全新的表演单在后台形成,以至来不及配指挥和伴奏。 于是,在维也纳国立图书馆舞台上,一群中山孩子边唱、边歌、边舞,将《两只老虎》、《茉莉花》、《浏阳河》、《捉泥鳅》、《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等带有鲜明名族特色的表演带给各国观众,与之前的加拿大队一样赢来掌声雷动。加拿大队队员兴奋地涌过来,对中山孩子的表演赞叹不已:你们唱得太棒了。对方专门与乐天童声合唱团交换联络方式,对方合唱团指挥希望有机会与中山团交流。 | ||
记者黄启艳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