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激情和追求 |
——记中山市铁城管弦乐团 |
2009年9月29日晚上,中山市铁城管弦乐团在市文化艺术中心成功地举办了2009年国庆音乐会。 在2009年10月1日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前后日子里,中山市城乡和全国各地一样,舞如彩虹歌如潮,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演讯就有交响乐、大型歌舞、粤剧、管弦乐、杂技、话剧、舞台剧、芭蕾舞等等,如繁花竞放,争芳斗艳,欢声不绝,笑声不停。其中,市铁城管弦乐团的演出,吸引了不少市民踊跃前往观看,座无虚席,入座者喜形于色,为自己有机会进入这高雅音乐殿堂欣赏音乐会而感到欣喜非常。为什么市铁城管弦乐团如此引人注目?这个乐团是市政府文化部门下属的一支专职文艺队伍吗?这个乐团里有专业的、大名鼎鼎的演奏人员吗?不是。 这支自发组建的民间乐团的团员,全部来自中山,当中有公务员、退休干部、医生、教师、学生、企业或商店老板、以及打工一族等。他们有一份执着,就是热爱音乐;有一份激情,就是热爱祖国;有一份追求,就是通过每一个音符,抒发自己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感。他们参加乐团的所有活动,都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任何优厚待遇,全凭这执着,这激情,这追求,想尽一切办法,去排除各种干扰和困难,上下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去完成乐团各项工作和排练演出任务。即使由于参加乐团的活动而影响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影响了自己的休息,仍然无怨无悔。笔者了解到,为了提高演奏的技术水平,他们几个人约在一起,利用班后晚上休息时间,互教互学,互相勉励。为了能顺利参加9月29日晚的演出,有位团员推迟了住院手术的时间,有位团员把到医院打点滴改在次日。执着的激情和追求,使他们把争取演出成功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乐团一次又一次演出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激励他们奋进,继续为中山文化谱就新的乐章。当今之世,人情淡薄,物欲横流,乐团团员们这种奉献精神,使人们不禁抬头望着那在天上无私地闪烁光芒的群星,由衷地祝福、赞美他们。 执着的激情和追求,让乐团团员们的美好梦想在打拼中逐步实现。2006年11月18日乐团刚成立之时,还是一株稚嫰的树苗,经过三年的奋搏,今天已抽枝布叶,绿阴遍地,茁壮成长。 成立之初,不足30人的乐团初试啼声之时,团员们忐忑不安地走上舞台,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第一次参加表演那样,不知台下的观众,会否给他们掌声。一曲《红旗颂》刚奏完,掌声就响起来了。接着的是《北京喜讯到边寨》,意想不到的是,台下掌声如雷如潮。团员们的信心增强了,意志坚定了,步子也稳固了。往后,《卡门序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梁祝》等一批中外经典曲目,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或如山间小溪的汩汩轻柔,或如黄河壶口洪流的磅礡雄浑,令观众为之倾倒,为之陶醉,逐步提升了观众对乐团的肯定和喜爱。 在欣赏铁城管弦乐团的演出中,观众感受到了中西音乐的巧妙结合,感受到了阳刚和阴柔的完美整合,经典音乐时尚化,流行音乐古典化,轻快、严谨的节奏交替,活泼、厚重的鼓点变幻,让人犹如置身椰林之下,望着无边的大海,倾听那缥缈浪漫的涛声,欣赏那波涛拍打沙滩的海浪,思绪在天籁的乐韵中飞扬。 9月29日晚上的演出,把乐团三年的磨练成果,如数家珍般奉献在观众的面前。已发展到按正式双管制编制八十多人的乐团,拥有倍大、大、中、小提琴,大、长、小、圆号,单、双簧管,大管,长笛,打击乐,钢琴等高档乐器演奏,有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声乐演唱,并特邀京剧伴奏小队和中山合唱团来助兴,把会演热烈壮观的场面,推到了乐团成立以来的最高潮,给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演出结束之后,人们还在津津乐道,赞美芭蕾舞剧《白毛女》组曲、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牧羊姑娘》双簧管独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节目给他们的精彩艺术享受。这些新推出的曲目,让满座观众如痴如醉,凝神观看聆听,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交头接耳,一曲下来,全场掌声如雷。一支民间自发组建的乐团,能达到这样的良好效果,叫人无不竖起大姆指来。连本来对该乐团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也不得不赞叹:“真想不到他们的演出会这样成功。” 铁城管弦乐团的成功,有目共睹,除了由于团员们的努力打拼之外,也离不开市领导和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以及社会上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正是因为有了这支持和关心,乐团这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才能劈波斩浪,迎接阳光,沐着雨露,不断地前进,奔向更辉煌的目标远航。 中山的文化氛围很浓,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如漫山遍野的山花灿烂夺目,合唱、舞蹈、声乐、粤剧、话剧、歌剧、民歌、诗歌、绘画、灯谜、文学创作、摄影、书法等争奇斗艳,令人感到目不暇给,美不胜收。中山市铁城管弦乐团以崭新的面貌横空出世,为热闹非凡的中山文化艺术大花园增添了一奇葩,为中山人民的精神食粮增设了一豪宴。可喜,可贺! |
古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