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中山中国诗歌万里行北川采风侧记
发布时间:2010-03-29
用诗歌温暖人心用诗歌歌颂光明
——中国诗歌万里行北川采风侧记
中国诗人李小雨(右一)、丘树宏(左二)、潘虹莉(左一)正在听取北川电力人讲述他们的架网抢电的故事。何腾江摄

    3月18日—19日,中国诗人李小雨、丘树宏、子川、潘虹莉等人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光明颂”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足迹踏遍四川省北川多个地区,一路采访国家电网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尤其是在抗震救灾期间涌现出来的“无名英雄”。诗人们都表示,电力人的顽强精神令人感动,回去将用诗笔歌颂“光明”。


    ■李小雨:从一只小狗身上找到诗意
    采风车行至北川县城外围不远处就停了下来,诗人们徒步进入县城。这个曾经被绿山环绕着的美丽小城,已经被地震毁成了一片废墟。电网工作人员随同诗人一路找寻他们架网抢电的故事。
    在一处相对空旷的地方,一只灰黑色的小狗低头走路,似乎在寻找什么,抬头发现了诗人之后就开始低吠,似乎要表达什么。诗人李小雨被小狗的举动吸引住了,停下脚步,用手中的相机一直记录着……
    “这是一只幸运的小狗,也是一只不幸的小狗。”敏感的李小雨在这里找到了诗意,一直原地不动,好像在进行“人狗对话”。
    作为一名诗人,像这种细节多次出现在李小雨的身上。在北川中学旧址附近,为了看一眼那个曾经让她牵肠挂肚的中学,除了在缝隙里观察学校,腿脚有关节炎的李小雨还硬是“跳”上20多米高的石墩,为的就是亲眼看清楚它的容貌,以寻找更好的写作视角。

    ■丘树宏:将为电网晚会写朗诵诗
    从诗人丘树宏进入北川县城之后,在他的身上已然找不到官员的身份,他成了一个纯粹的诗人。电力人讲述的每一个细节故事,他都在用心记录,并不时插话问几句,以丰腴他的诗歌。
    显然,丘树宏带着他的命题诗歌来了,他要创作一首长达50行的朗诵诗,全方位描述电力人的文化自觉和架网抢电的故事,并有望在一台重要的晚会上作为表演节目。
    一路徒步,一路倾听,一句又一句的诗句不断涌现在丘树宏的心里。徒步两个多小时之后,主办方要求诗人坐车原路折回,丘树宏却坚持用脚步掂量那一块支离破碎的土地,以近距离触摸大地的脉搏。
    事实上,每一次参加诗歌采风活动,丘树宏都是“快枪手”,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作品,成为诗歌活动的一种现象。“虽然我写的诗歌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快的,我已习惯了手机诗歌的创作习惯。”丘树宏说。

    ■子川:拿着照片寻找丢失的北川
    在进入北川县城之前,电力人将震前的北川县城的照片发给每一位诗人,照片所展现的,是流水绿山环抱着的小城。但进入县城后,诗人才发现,那些记忆已经寻不到了印痕,每一位诗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
    儒雅的诗人子川一直拿着那张照片一路找寻诗意,他的脚步时而疾时而缓,他不太愿意说话,甚至不忍心让别人提起往事,他的眼里装着满满的诗意。
    在北川县城的公祭台前,子川像其他诗人一样深深鞠躬,以鞠躬来怀念,怀念那些逝去的生命。子川表示,照片里的北川已经像迷路的小孩走丢了,他能够做到的,就是用诗歌怀念它,用诗歌温暖人心。

    ■潘虹莉:她与她的诗歌都没有走丢
    潘虹莉显然跟其他诗人有不同的地方,她不怎么跟随“大部队”,总是一个人低着头赶路,或者一个人在某个角落静静沉思。
    从最北方来到中原地方,通过两个诗歌活动,潘虹莉感受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在北川的她,语言不多,甚至脚步也轻了,就是不想打扰逝者,让逝者安息。
    由于都是各自徒步,当“大部队”来到公祭台前,大家发现潘虹莉不见了。哪里去了?李小雨说,去寻找她的诗歌去了。是的,潘虹莉没有走丢,她的诗歌也没有走丢,她与她的诗歌一直都在。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3-28 A4  作者:本报记者 何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