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山市委宣传部出品、中山市精神文明办及中山人民广播电台制作、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的DVD影音光带《中山民歌》,无论在视觉和听觉感官方面,都让我们获得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本土民族文化的至美享受。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抒情诗一般的歌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如画一般美丽的家乡山水景色,醉人的中山水乡风情……不但让外地人赞叹,连我这个地道的中山人也被深深地陶醉。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与渔村及大海(伶仃洋内海)仅有一河一岸之隔的故乡岐山(华照)村度过的。那里山清水秀;姑妹歌常听;有时在河滩上与小伙伴们摸鱼捉虾,也会欣赏到从渔村或河中小艇上飘出的悠扬动听的咸水歌;渔船、舢板、渔网、鱼罾(大罾)、虾罾(小罾)、鱼鹰、白鹭、水鸭一年四季与我们相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我虽是民田区居民,但本村小学中不乏来自渔村的、纯朴的“水上”同学……今天,看了这集DVD,一曲曲水乡民歌的天籁之声流淌在我心中,令我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了那衬托着甜美、动人歌声的河水在月光照射和微风吹拂下泛起的美丽的涟漪以及那沉醉在袅袅余音的音韵中久久盘旋在河涌上空而不愿离去的水鸟……重现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部分水乡生活轨迹勾起我的浓浓水乡情。
DVD《中山民歌》将单纯的口头民歌变为立体的视听音乐。它虽然没有华丽的乐段或乐句,但在那朴实而优美动听的广东民族乐器的伴奏和歌手、舞蹈演员的倾情演绎下,那扣人心弦的音符时而在大罾歌《海底珍珠容易揾 》和高堂歌《送郎一条花手巾》中铺织成舒缓、淡雅的动人旋律,逼真地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比著名的山西《绣荷包》毫不逊色。特别是《月夜轻舟泛渔歌》,那动听的音乐织体给我们生动地勾画出一幅 “月下驾舟战海浪,歌满海间涛声伴,鱼虾跳跃满罾网,歌美声甜水更靓”的辛勤劳作、丰收喜悦的捕鱼生活及中山水乡风情景象;它时而又像长了翅膀似的飞舞律动起来。在《采茶歌》中,一群群采茶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边愉快地采摘茶叶,边唱着朴素甜美的客家山歌,当旋律还在翠绿的山腰上空荡漾时,忽然又传来一阵阵粗犷的男声在群山间回响着,交织成一组山区群众辛勤而又愉快地劳作的 “交响曲”……而加插了快速节奏的 《钓鱼仔》,其音符又像一匹骏马在飞奔:“三十三壬在水中,三十三壬在手中……”一连串的一拍四音,一拍三音的快节奏演唱,紧扣听者心弦,最后又回复到节奏松的“重(还)有三十三壬在船旁”的慢板演唱,前后对比强烈,真像一首情绪热烈的劳动竞赛歌,又似一首欢乐动人的抒情叙事诗。这样精彩的叙事民歌和 “对花”,其歌词与旋律的优美以及情节的动人,都可与《刘三姐》中比智慧的对唱民歌相媲美。那“即兴出题、快速作答”的“对花”,把听者带入既紧张又愉快的心境中。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民歌手们的歌唱艺术。他们除了声音晶莹剔透、响亮动听;具有良好的歌唱基本功外,还真正唱出了民族唱法的特色——以情带声、字清、腔纯、板正,行腔委婉自如,像珠般圆,似玉般润,将“重情重字”的民族唱法及突出地方色彩、韵味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