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孙中山文化周”即将落下帷幕,这是今年最后一个文化周,为明年的文化节作了最好的铺垫, 一些相关部门和镇区的活动还会持续到本月23日。今年的文化周气氛空前活跃,呈现四大特点:
■孙中山思想学术研究走向高端
今年的孙中山文化周期间, 举办了一系列规格较高的座谈会、论坛、学术研讨会等, 推动孙中山思想的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
由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与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孙中山·辛亥研究回顾与前瞻” 高峰论坛邀请的是国内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权威专家, 他们全面回顾总结了孙中山与辛亥研究历程和成果,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对学术研究作出宏观展望。市孙中山研究会牵头举办的“香山华侨与辛亥百年”论坛,对孙中山思想的不同侧面展开专题研究。继续开展孙中山研究(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鼓励年轻人才开展孙中山研究。
■孙中山文化的宣传形式多样化
注重加大孙中山文化的普及力度,推进孙中山文化的通俗化, 促进孙中山精神进一步走向社会, 孙中山思想走进教材、走进课堂,深入民间。
主要是通过出版系列丛书,设立“孙中山文化小区”,增加镇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图书室的孙中山事迹书籍、放映孙中山影视片等方式, 让孙中山思想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举办“人文香山”图片展、“孙中山与澳门” 图片展、“孙中山廉政思想及实践” 、“伟人故里·生态新城”南朗镇纪实摄影大赛暨作品巡展等系列讲座和展览;举办孙中山精神知识竞赛、“童心故事会”活动、开展创意墙报和诗歌朗诵活动等。
■孙中山文化周的辐射范围更广
本次文化周设立了“华侨日”、成立华侨华人文化学会, 通过邀请全国华侨文化方面的影视作家到我市采风等举措,打好华侨文化牌,更多的中山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参与到孙中山文化周相关活动。同海内外孙中山研究团体和专家学者以及与孙中山有关的友好城市联系进一步加强,“华人华侨与辛亥百年”大型采访起步仪式,与马来西亚《光华日报》联合组团开展“寻找伟人足迹”活动、海峡两岸艺术家美术作品交流展等都在文化周内举行。
■孙中山文化资源逐步转化为城市竞争力
孙中山文化工程的关键一环是要将孙中山文化资源逐步转化为城市竞争力。本次文化周积极将孙中山文化注入到文化产业中,与旅游业联姻,让中山的文化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文化周期间,“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挂牌。“一个人、一条路、一座城”《中山路》项目拓展启动、左步村历史文化名村动工。孙中山文化周期间继续整合中山、湖南湘潭、四川广安“三大伟人故里”资源,举办“寻找伟人的足迹-孙中山之旅”、“共享亚运欢乐,畅游伟人故里”等旅游参观活动,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并将其纳入广东省旅游文化节手册,吸引更多的市外游客参与孙中山文化周的各项活动,形成产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