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新“广东精神”外化的示范样本
发布时间:2012-07-30
 
    汪洋书记在今年5月9日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应具备的特征——“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新时期广东精神的提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当政界和学界还在深入学习领会并探讨如何将这一精神内核在制度和物质层面外化时,中山显然已经先行了一步。去年9月,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的倡导下,中山正式启动了一项为期5 年旨在加强市民的自身修养,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的“全民修身行动”,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首创全民修身行动试点城市,中山的探索得到了中宣部、广东省委的肯定和支持,也为新“广东精神”的外化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样本。
  全民修身行动特别强调的“尚德”与“厚于德”的新广东精神是相吻合的,并在“厚德”的具体形式、目标、主体和实现路径上均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在具体形式上,全民修身行动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厚德”具体化为遵守社会公德、提升职业道德、锤炼家庭美德、强化个人品德教育等四个方面;全民修身行动最终的目标则是至善,通过长期的努力,使中山成为一座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文化兴盛、人民幸福的“博爱之城、创新之城、包容之城、和谐之城”,烙上了中山独特的地市文化;“尚德”的主体必须是全体公民,之于中山,则包含所有新老中山人,之于广东,则应包含所有新老广东人,大家同是广东的建设者,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概念,只有新老广东人的概念;在实现路径上,全民修身行动中特别强调以明官德实现明民德,薛晓峰书记指出:官德与民德是社会道德建设中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官”是民的表率,群众要幸福、干部先吃苦;全民要修身,干部也要先行。在十大修身配套行动中,就有一项龙头工程是“领导干部尚德行动”,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带领市民建设幸福和美家园的 “领头羊”,成为全民修身行动的重点对象。
  全民修身行动中虽然没有将“诚于信”单独列为精神内核之一,但实际上是将其内化于“德”中,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对“德”的诠释来看,有其合理性。儒家所倡导的道德道德标准为“仁、义、礼、智、信”,其中就有“信”;《礼记·礼运》篇中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将“信”作为考量“贤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而《礼记·大学》则认为,只有“正心、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不外有六事——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诚信之于国家是立国之本、之于企业是立业之本、之于个人是安身之本,全民修身行动中各镇区、部门都将诚信建设作为重点配套行动来实施。如针对近年来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山市食药监局根据部门特点,在全市餐饮服务行业中逐步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结合现场检查和诚信记录,分为A、B、C 三个等级,将评级情况录入诚信管理平台,并在餐饮场所贴上标识,促进餐饮行业自律。6月9日,由中山供电局、中山邮政局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茂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颖,副市长冯煜荣担任名誉理事长的中山市社会诚信促进会正式挂牌成立,将对企业进行信用作考察分析,作出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信用评价,营造中山市良好社会信用氛围。
  全民修身行动所坚持的以“行动”为落脚点,强调“知行合一,化虚为实”,这与“敏于行”的新“广东精神”是一致的。薛晓峰书记指出:“全民修身不仅仅是单纯的 ‘务虚’,而是与加强城市管理、加强诚信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虚实结合、虚中有实、以虚带实、虚功实做。”如何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修身的成果?中山推出公民意识培育行动、城市精神光大行动、优良品德倡导行动、公共文明实践行动、传统文化弘扬行动、幸福能力提升行动、新中山人融合行动、阳光少年自强行动、领导干部尚德行动、和美环境营造行动等十大行动,还周密制订了30 条具体推进与落实的措施。将全民修身作为中山各部门、各镇区实施的“一把手”工程。各镇区各部门的党委书记亲自抓全民修身,落实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中山市文明办通过制定出台《全民修身行动测评体系》及其实施办法,定期对各镇区、各部门推进全民修身行动情况进行测评和考核,并实行排名通报制度。当然,“敏于行”的内涵不止于此,“敏于行”是广东引以为豪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能及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解决发展难题。
  全民修身行动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实现和谐善治、和美中山。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薛晓峰书记提出了要经过三个环节:首先,要依法治市,把法制建设作为推进幸福和美建设的根本保障。其次,以德立市,德治的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其三,把全民修身行动作为实现以文强市的有力抓手,通过全民修身,树立中山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尊,突出价值引领,建设文化强市,营造全市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强调“以文化人”的同时看到“法治”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能有此等务实与理性的书记领导中山,是新中山人之大幸。
  (作者:中山市社科联第二批社科骨干培养对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杨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