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有的市博物馆、收音机博物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为基础,我市今年拟建“特色博物馆群”
发布时间:2007-04-30
|
|
中山文明网讯
在2007年中山市文化顾问会议上,我市今年拟将以现有的市博物馆、收音机博物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为基础,打造“中山市特色博物馆群“。
“博物馆群不是仅建多少个博物馆,而应是活着的博物馆,保留旧时期味道的生活区。”28日,在2007年中山市文化顾问会议上,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志伟在谈到我市博物馆群的建设时说。 博物馆“扩军”成博物馆群 今年我市将打造特色博物馆群,以现有的市博物馆、收音机博物馆为基点扩大保护范围,将附近的139迎宾馆、旧民居规划为博物馆用地,建成一个面积为11700平方米的博物馆建筑群,形成一个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促进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据市文广新局局长郑集思介绍,博物馆群将现139迎宾馆收回,把旧楼改建为华侨历史博物馆;把现在的市博物馆改造成五桂山革命斗争史馆;并在适当的时候,拟建一间6000平方米左右的中山市博物馆总馆,创造条件建设石岐民俗风情园、中山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私人收藏馆以及工艺品、收藏品一条街、地方特色饮食一条街等。另外,还把范围内有历史价值,有岭南建筑特色或侨乡特色的建筑如萧家大屋、郑藻如故居和整个街区一起保护下来,坚持修旧如旧、旧物新用、统一风格的原则进行保护和开发。 “博物馆群要建设成为展示中山市城市历史和人文形象的窗口,是文化旅游业推陈出新的新景区,是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活教材,是市民休闲待客的大客厅。”郑集思说。 博物馆群应保留生活区 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志伟认为,过去办博物馆的理念是,把死的东西保住,现在的理念是让死的东西“活”起来。对于建博物馆群,其周围不应该改动那么大,而应该尽量保持原貌,应是保留旧时期味道的生活区,贴近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融合在中山的文化传统中。 对于在博物馆群建特色商业街,刘志伟则认为不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成行成市在商业区中比较好,但在博物馆周边开辟这样的商业街,缺少生活的气息。我更希望这里有普通的市民生活,这种感觉在欧洲的一些博物馆中很常见,那种体会很深刻。” 对于特色博物馆群,省博物馆副馆长萧洽龙则建议加强专题性的概念,丰富博物馆的类型,自然类、科技类博物馆也可以纳入博物馆系列的远期规划。记者 李洪涛
具有南洋风格的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孙文西路的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内的“四大百货”公司创始人
位于孙文中路的中山博物馆
位于孙文西路的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街头一景。
位于美丽的岐江公园的中山美术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