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倡导全民读书关键在“导”
发布时间:2008-04-24

倡导全民读书关键在“导”


    “倡导全民读书”,如果能够始终关注市民的读书文化需求,不断总结市民的阅读探索实践,实实在在地做好引导工作,相信假以时日,奋时不辍,市民的素质必将得到不断提高,城市的精神品格必将逐渐成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深入人心。
    “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文学、诗歌、音乐、艺术对人类如同水和粮食一样重要。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报道,在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联合有关部门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山阅读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的中山市民阅读呈现出阅读主体“平民化”趋势,阅读的内涵发生了从最初的功利性转向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提升生活质量的转变,中山市已经进入全民阅读阶段。
    可以说,这是中山市持续开展了六届“读书月”活动春风化雨的功效,在“倡导全民读书”的过程中,“倡”达到了预期目的,市民体验到读书求知的乐趣。接下来,应当在“导”上多下功夫。
    由于当前图书出版业良莠不齐,出版物种类繁多,若不加以引导,很难达到倡导全民“爱读书、读好书”的真正意图。例如目前不少家庭就存在阅读方法失当的问题。一是家长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孩子阅读能力的差异,循序渐进地对具体的图书种类加以鉴别和选择。二是一些家长把孩子的阅读功利化了。有的家长往往简单地将阅读作为教会孩子识字的工具,或过早地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家长将认识很多字作为孩子的一种资本,却不知道孤立地识字,对孩子来说就是机械式的记忆,孩子的整体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以及相伴随的写作能力都会受到压抑。有的家长愿意花钱,却不太愿意花时间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有的家长求成心切,买什么书由自己决定,并没有考虑孩子的需求。
    此外,快餐文化让启智的经典浮沉三尺;一目十行的网络阅读规律,使“只看表面不去思考”成为网络阅读的必然;“没有时间读书”成了大部分人不读书的理由;教育领域对人文教育的轻视,又令在应试教育培养下的学生绝少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诸如此类现象,都需要社会形成正确的阅读引导。
    《中山日报》的“世界读书日”专题报道,既有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战略”目标而推荐的重点书目,又有市民身边的文化人所推荐的好书,还有方便市民寻书的“书香地图”,这对领导干部、公务员、学生、文学爱好者等不同层次的人群而言,指导性和服务性兼而有之,不失为导人读书的好举措。笔者认为,这种引导的执行者除了媒体之外,还可以扩大外延—— —图书馆、书店、学校、文化信息网、政府网等等,都可以有所作为。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倡导全民读书”,如果能够始终关注市民的读书文化需求,不断总结市民的阅读探索实践,实实在在地做好引导工作,相信假以时日,奋时不辍,市民的素质必将得到不断提高,城市的精神品格必将逐渐成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深入人心。市民也必将在理性和人文的星空下,共沐知识的阳光雨露,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品位,增长才干,推动中山的更大发展。
来源:中山日报 2008-04-24 A2  作者:■苏格日勒